梁河县曩宋乡关璋村是典型的阿昌族聚居村,这里山清水秀、风景宜人、民风淳朴,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。走进关璋村,阿露窝罗广场、笔直的道路、停车场、游客中心、村史馆……一应俱全。在雪白的墙上,还印着阿昌族元素的“青龙白象”以及“葫芦图案”,就连旁边的路灯设计也充满民族特色。
关璋村干净整洁的村道 杨旭东 摄
关璋村曾经是一个闭塞、落后的小山村。2015年,关璋村迎来“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”发展新机遇,在云南省烟草公司的帮扶下,对受地质滑坡威胁的59户村民进行易地搬迁到关璋新村。同时,通过实施经济发展、基础设施、民居保障、综合推进四大工程,全村实现了华丽转身。
村史馆展示的阿昌族群众早年间生产生活用具 杨旭东摄
“关璋老寨子居住环境恶劣,交通极为不便,现在我们搬到了新的居住点,环境又好,村里还有了活动室、文化广场等,生活很方便。”关璋村一名上了年纪的村民表示。
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、生产条件不断提高,关璋村党总支带领村民开启了一条以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。“近年来,关璋村深入挖掘阿昌族文化,先后组建了阿昌族民族歌舞表演队、阿昌族舞狮队、阿昌山歌队。同时,建立起传承阿昌族文化、婚嫁礼仪体验的阿昌博物馆、讲述阿昌族祖先传说的遮帕麻遮米麻传习馆、引入机械化生产的阿昌织锦馆。如今,关璋村俨然成了展现阿昌族历史风俗、饮食服饰的广阔舞台。”关璋村党总支书记杨兴龙说。
阿昌织锦馆内展示的阿昌族工艺品 杨旭东 摄
此外,为了帮助村民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,村党总支坚持以党建引领创办公司,探索出“支部领办、公司运作、群众受益”的发展模式,在帮助村民拓展销售渠道的同时,也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。“针对滇皂荚、野蜂蜜等特色山野产品长期存在的产业链条短、市场对接弱、农户分散经营效益低等问题,村党总支于2024年7月牵头成立格果农特产品销售有限公司,通过‘订单农业+保价收购’模式,将农户零散资源整合转化为适销商品,构建‘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’发展格局,带动2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。”杨兴龙说。
格果农特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农产品展示区 杨旭东 摄